全本土的豆干?
我們常吃的豆干零食怎麼不是本土的?應該是很多人會一頭霧水,這不是很在地的零食小吃,從一般常見的大溪豆干,到小吃攤的滷豆干,當中的主要原料--黃豆,可以說幾乎100%都是從國外進口的,台灣不產黃豆嗎?那每天早餐店常見的豆漿飲料,還有常吃的豆腐,原料黃豆到底從哪裡來?仔細查找資料就可以發現,以2018年台灣黃豆進口量262萬公噸,國產大豆生產量4404公噸,台灣黃豆國產的占比還不到千分之二。這麼懸殊的比例差異,造成許多平價的黃豆加工品,完全看不到國產的原料使用。這每天都存在在生活中的食物,當然也有人會說黃豆原料國產與進口會有差異嗎?會這樣說的人,大概從來沒深究這類的問題,當中除了產地差異外,還有基改與非基改,還有運送處理等問題,但我們最在意仍是土本的農業產業發展。
從產地到加工的斷鍊
筆者從2013年進主婦聯盟合作社接觸非基改議題後,開始了解台灣黃豆所面對的困境與問題,當中為何從60年代本土黃豆種植達8萬公頃,到現在只有4,000多公頃,這還是這幾年民間與政府推動土本雜糧復興的成果,裡面有政治與產業發展的脈絡,但以台灣環境仍可種植這類民生必需的雜糧作物。以7年前市面上要吃到一包使用本土黃豆製作的豆干,真的很難找到,也很少人使用本土黃豆來製作豆漿、豆腐,到現在已有小型加工也開始使用本土黃豆,少量製作豆漿與豆腐,但是仍然很難對接到一般的食品加工,其重要的考量:成本與品質。
從國外進口黃豆,從基改、非基改、有機不同需求的品質上,成本皆比本土種植低上許多,因為國外都是大規模種植與處理,可以處理到加工可以使用的品質,而在台灣種植很難達到國外大規模化,無法以大型機械取代人力,造成生產成本過高。而且後段處理分選上,因為量少也無法規模化分選處理,造成對接到食品加工廠時,品質與成本很難達到業者的需求,因為使用國外進口的黃豆更輕鬆方便,這也是長久已來的產業斷鍊。
花蓮光復鄉有機黃豆(花蓮一號)種植
全本土的開端
這幾年筆者經營小型加工品牌,一直把使用在地原物料當作目標,加工成好的食品給消費者,一開始因為身邊好友種植水果,有許多外觀不好品質不錯的水果需要去化,當時就製作純水果的發酵酒類,後來逐漸製作穀類的蒸餾酒,到現在發展全本土的下酒菜,也都是以使用在地的原料為主要的目標。
當中雖然我們不是原料的生產者或加工製作者,曾經也媒合有沒有食品業者願意使用在地原料,但是得到的回覆都是原料成本太高,市場難以推動等,原料生產者來作雖然可以增加產品多元性,但銷售壓力會更大。所以我們就想自己來做看看,從原料、製作、配方調整等,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找很好的生產者、合作夥伴與食品廠,為了就是達到最好的本土原料使用,與後續對接到產業鍊的思考。這也想印證本土原料並不是沒有市場性,以豆干為例,雖然在黃豆原料成本就以高過3成以上,但是我們加入更多在地元素的同時,他具備更多的在地特色,消費者也願意消費支持這樣的產品。
堅持全本土食材選用下酒菜
小品牌的進擊
從製作酒類商品開始,我們一直秉持的小批量加工與銷售,雖然成本很高,但是我們思考的,如果像我們這樣的小品牌都做得起來,同時也對接到是專業的加工廠生產,未來更大的食品業者更有本錢投入使用在地原料。我們一直是嘗試後續的可能,會開發本土「椒香馬告豆干」,其實我們不是第一人,這次也是與「台灣原味」合作進行開發,以原本「馬告豆干」產品進行改良,讓他成為適合搭酒的下酒菜。
因為長期待在花東地區,了解在地農友因為政府近年來鼓勵雜糧耕種,開始有規模進行耕種,但是產量逐漸時,銷售就是一大問題,想提供原料給食品產業,也面臨到原料成本過高的問題。而自己開發加工品時,則面臨到開發成本過高,就算開發成產品,也要面對到另一種產品的銷售壓力,而這些在政府鼓勵雜糧耕種時,完全沒有去思考,所以我們在中間把連結串起來。
而這就是一次嘗試,以喝酒需要下酒菜的樂趣開端,用本土的原料與香料進行搭配,再切入現代人快速的「即食食品」需求,製作這類型商品進入市場,直接與消費者進行對話,讓消費者理解本土原料特色在哪裡,與進口原料差異在哪裡,更重要是利用產品我們想傳達給消費者了解,本土原料背後連結就是農業,支持這樣的產品就是支持本土農業持續發展。
以本土為榮
會經營這樣的品牌,與使用本土原料,仔細想想這也是我自己這十多年接觸農業議題的積累,從研究所撰寫農夫市集研究,到協助農夫市集經營,與進主婦聯盟合作社服務,對農業有更多深刻的理解,就會想來實踐自己對於產業的理想,在全球化的底下,本土也是很有市場性的,而且讓三級產業更本土,才能厚植產業的實力。近年來台灣地方發展,從學習日本「產業六級化」到「地方創生」,都是以此目標邁進。
從這次「武漢肺炎」的疫情發展,我們看到「國家口罩隊」的成立,了解在全球斷練底下,本土產業自給的重要性,未來在全球局勢上,在地生產與製造會更顯重要。而在地原料顯示不只是在地的特色,更多是人文風土與發展脈絡,我們要以本土為榮去支持與理解。
(本篇文章原文刊載於青芽兒93期2020.05/06)